首页 > 技巧 > 正文

为什么有些作品看了后,读者觉得有营养,有些会被认为没营养?

技巧 3周前 (12-17) 浏览 37

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,哪个小说看了之后,内容很扎实,学到很多,有营养

有时候也会认人说,哪个小说看了后没营养了,太水了

为什么有些作品读者看了后,会觉得有营养,有些作品会被认为没营养呢

是什么决定的

是故事情节、技巧、还是人物的饱满度?

以我的写作以给来看,读者所谓的作品有营养、或没营养

不是情节、技巧和人物决定的

而是细节和作者的专业程度决定的

那什么是细节和作者的专业程度呢

比如说,我是写历史类书籍的

我要写一本历史小说,需要准备或者了解些什么呢?

首先是时代背景,这个是必需的,也是基础

第二是这个时代人物的特点,生活状态,收入、居住等情况

一个老百姓,不能动不动就像武侠小说里那样,抛出一锭银子,大喊一声,店里的招牌菜是什么,都给我上来

这是不现实的

我一直在很多场合强调,今天的人,如果除去科技的外衣,跟古人没什么区别

今天的我们下馆子,会取出一沓钱,啪放桌子,跟店员说,你们的招牌菜是什么,都给我上来

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吗,大家见过吗

至少我没见过那样的土豪,而且土豪也不是那样的土法

普通的老百姓,也不可能花钱没有节制

所以,当我们需要描写某一个阶层的人物时,首先要去了解,那个阶层的人物的生活态度

他吃的、穿的、居住的,都要符合他的身分

特别是,他们吃的具体是什么,有什么特色的小吃,或流行的食物,住的房子的结构等等,这些具体的生活细节,作者最好都能了解一些

第三,要了解那个时代人物的穿着,流行的是什么样的衣服,戴的是什么样的帽子、首饰,穿的是什么样式的鞋子,腰间别的是什么坠饰等等,官员跟百姓在服饰上要区别开来,要符合时代特征

第四,要知道那个时代的人们的说法方式

中国历史上的每一个时代,说话的语气、修辞都不一样

这是因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决定的

文化决定了说话的语气、修辞和礼仪方式

我曾经写过一本宋朝的小说,为了学习宋朝人的说话方式和语气

专门去买了一套《宋元小说话本集》来学习宋朝人的说话

为什么要这么做?

因为,说话的语气一旦符合了时代特征,氛围感直接就拉起来了

第五,要了解人与人之间打招呼、行礼的方式,要了解那个时代的生活习俗

第六,要知道那个时代具体阶层的分工和职业,比如,一个县里,有哪些官职,一个府里又有哪些具体的官职,如果你写的是小人物,是衙门里的小吏,那么,你的笔触就需要深入到那个阶层里面去,把小吏具体的工作要摸清楚

比如,小说人物是在巡捕房里,那么,巡捕房里最高上司是谁,巡捕房具体有那些部门,这些部门具体有什么分工等等,都表现出来。

一本历史小说,如果做到了以上六点,那么,这个作品的“颗粒度”就有了,会让读者惊叹于作者的专业程度,也能让读者感受到,作者是下了苦功夫的

读完一本小说,能让读者除了小说情节外,学习到那个时代的很多小知识,感受到那个时代浓郁的氛围,以及生活习俗和风情

那么,这绝对就是一本有营养的小说

有的人可能会感到困惑

现在的小说不都追求快节奏吗?

这些细节加进去以后,情节的进度不就给拖慢了吗?还让人怎么看?

这是重点。因为,兼具专业性、让一本小说有营养,还要让人觉得这本收好看,的确比较难

但是,我们要知道,难才是正常的,优秀的东西,好的东西,如果还特别简单,特别容易制作,那反而是不正常了

那要怎么兼顾呢

这里,我把我的写作经验说出来,给大家一些参考

以上说的六点,都是细到不能再细的东西了,如果牺牲情节的推进,故事的节奏去描写

得到的结果,肯定会严重拖慢情节

所以,这些细到不能再细的细节,我们需要把它融入到情节当中

再说得明确一点就是,这些细节你不通用单独去描写,得在具体的情节推进当中,把它带出来

我来举几个例子

比如说,古代大部分是有宵禁的,城门一旦关闭,想要出城的话,需要开证明

这个时候,你就可以把这个出入证明给它描写出来

再比如说,衙门里的官吏,都带着腰牌,腰牌上一般写有姓名、职业,哪个部门的

你肯定不能单独去介绍,得安排这个官吏在行吏职权时,把腰牌亮出来时,再去介绍腰牌的内容和材质

又比如,某个人物腰上挂了个吊坠,戴的帽子和衣服的款式,需要在不同的场景,或者特定的情节下,分别、递进式的慢慢描写出来

比如人物出场时,可以大概描写一下他的衣着,但吊坠这些更细的东西,比如他掉了,而这个掉了吊坠的场景,是一个重要的线索,这时候就可以具体描写了

总之,细节的安排,跟情节是一样的,需要作者去精心设计

只要作者肚子里有真材实料,就不怕小说没营养

需要注意的是,这些细到不能再细的细节,在描写的时候,语言要凝练,不要罗索,要拣重点描写,以不要拖慢情节为原则

最好的细节呈现方式是,你描写的细节,同时也是重要的情节,使那些细节能够起到推动情节的作用

这样的话,小说就更完美了,用我们品尝美食的话说,就是色香味俱全了

以上举的是写古代的作品或历史小说的例子

写作其他作品也是同理

比如,现在的刑侦剧比较火,为什么有个别的刑侦剧能爆火,但有时候刑侦剧,明明也是讲破案的,为什么我们看不下去

原非无非是不够专业,太假了

太假了,只是演员的问题吗

更重要的问题是细节不到位,让警察、法医看起来都显得很业余,那这就没法看了,完全没有代入感

再比如现实题材作品,说教育的、房子的、医疗的也好,说乡村变迁、城市发展的也好,如果这些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,没有足够的调研,走访,他能真实吗

说到这儿,相信大家应该都明白了,为什么有些作品会让人觉得看了后,学到很多,有营养,有些作品会让人觉得很水,没营养的原因了吧?

其实就是细节决定的

细节做得越细,故事越真实,故事越真实,读者就会产生代入感

最后,让作者折服,就会感到读了这个作品后,学到了很多,有营养

千万不要觉得,我编了一个好故事,一切就都OK了

从另一个角度来说,故事只是外衣,而细节才是最真实的内在

无论一个人,还是一个作品 光有华丽的外表,只是徒有其表而已,内在才是一个人或一部作品最关键的需要具备的东西

本文作者:萧盛

- 0人点赞 -

发表点评 (0条)

not found

暂无评论,你要说点什么吗?